绿色物流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,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定义。但是在国际上,绿色物流已作为继绿色制造、绿色消费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绿色热点,受到广泛的关注。由A.M.布鲁尔、K.J.巴顿和D.A.亨舍尔合著的《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手册》一书中,认为由"绿色(Green)"和"物流(Logistics)"组合在一起的"绿色物流(green logistics)"一词,代表着与环境相协调的高效运输配送系统。
物流从诞生之日起,就注定是绿色的。美国管理学派认为,物流是“有效率、有效益”的过程,而物流管理是“高效和经济”的手段。不容置疑,物流的目的是提高效率,而提高效率的目的是压缩成本。成本压缩创造了物流业的利润空间,即我们所熟知的“第三利润源”。 石家庄物流公司,石家庄货运公司,石家庄大件运输,石家庄运输公司
供应和需求是市场的两大主导力量,市场的作用是促使两者均衡,从而决定商品价格。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,物流供应方是有“绿色动力”的。物流企业通过集约、优化各种资源,实现压缩成本的目的,并从中获利。资源集约程度越高,成本压缩程度也越高,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就越大。趋利的本性迫使物流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,成为一股绿色的动力。不过,市场的另一个主角——需求方却没有“绿色压力”。生产、零售等企业,追求物流的质量和效率。即使环保对企业有利,需求方也仅仅关心内部价值链的环境问题,而不会关心企业以外的绿色物流问题。只要供应方能够按时按需将原材料或商品送到,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,需求方就满足了。很自然地,为确保物流的质量和效率,需求方巴不得物流企业将所有资源全都用到它的身上。
绿色物流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,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的管理、规范和控制。从绿色物流的范围来看,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功能要素(如绿色运输、绿色包装、绿色储存等),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。因而,绿色物流至少还应该从两个层次来定义。一是微观层次,一是宏观层次。